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55387定律”:当你跟一个人说话时,对方能感知到的是:55%的形象和态度,38%的眼神和语气,7%的具体内容。
如果父母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前面的55%和38%,都没有管,仅仅输出7%的内容,那这一定是一个失败的沟通。
因为孩子首先捕捉到的是你的肢体语言表现出来对孩子的否定,还有生气的神态和不耐烦的语气。这也是为什么孩子要与父母做对抗,不听父母话的一个最根本原因。
关于父母和孩子沟通的“55387定律”,怎么运用起来呢?
小竞总结三个简单高效的小方法:
1、肢体控制
和孩子沟通时,父母的表情要自然,态度要温和。
不要做出双手叉腰、抱胸、或者指着孩子,这样明显表示愤怒、否定的肢体动作。
正确示范:蹲下身,和孩子有眼神接触,轻轻触碰孩子的肩膀、手臂等表示支持、理解,温和性肢体动作。
此外,不要与孩子“隔空喊话”。这种情况下,孩子根本就接收不到家长的表情和动作,只能听到声音,完全违背了“55387定律”中最重要的两点。
这样怎么指望孩子能理解和执行的家长话的呢?

2、情绪控制
和孩子说话时,要控制好情绪。哪怕孩子做了让父母生气的事,也不能上来就发火。
因为当大脑遇到突发危机时候,只会有三种情况:攻击、逃跑、冰冻。
对孩子来说,当家长发脾气或者重复说以前提过很多次的问题,他们的大脑会不自觉地感受到危机。
因此他们的表现:要么反抗,要么逃避,要么就是呆住。
你以为说的很清楚,实际上,孩子并没有完全接收到你的信息,他们的大脑还在考虑安全问题。
3、就事论事
只评价孩子的行为,而不能对孩子进行否定。
比如,明明只是关上电视去睡觉,父母却开始说孩子“没出息,什么都做不好”,这样只会让沟通效果更差。
正确做法:可以慢慢地走到孩子身边,拍拍他肩膀,让他看向你,用一个柔和的语气说:“现在几点钟了?你能看到时间吗?能告诉我妈?”
这样做把孩子的注意力先从电视里拉出来,等到孩子看到时间并回答你,那么第一步沟通就促成了。
然后你再说:“我们刚才是不是说好了只能看一集,就要去睡觉?你是已经看完一集了吧,那妈妈现在帮你把电视关了。”
这时候家长做出关电视的举动,有了前面的沟通铺垫,也就不会引起孩子太大的抵触,后续沟通的难度也会降低很多了。
如果父母想和孩子之间的沟通顺畅,就要刷新对沟通的最底层认识,尝试运用“55387”定律,也能让孩子更听话、执行力更强!

打开微信扫一扫
加入竞思注意力培养交流群
竞思教育天津天大中心
竞思教育天津天大中心隶属于竞思教育,总部设立于美国,是一家专注儿童注意力培训的教育机构。 竞思教育利用脑电生物反馈原理,对大脑注意力区域进行科学锻炼,使好的行为不断被鼓励、被重复,提升学员控制大脑和注意力的能力,竞思所有脑电设备均为国外进口,是合格的医疗和教育产...
口碑值:734 区域:天津 100阅读
达美志
抽动症(Tourette综合征)是一种神经发展障碍,其特征是患者出现多种不自主的运动和声音抽动。这些不自主的运动抽动可能包括眨眼、咧嘴、耸肩、摆动手臂等,而不自主的声音抽动可能包括喉咙清嗓、咳嗽、吸气等¹、抽动症通常在儿童时期开始出现,但也可以在成年时期发生。抽动症的严重程度和表现形式因人而异,从轻微的不自主动作到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的症状都有可能。 1、抽动症能自愈吗? 抽动症有自愈的倾向,但自愈率极低,只有约5%左右的患者会自然缓解。 对于症状较轻微的患者,抽动可能会持续几周或几个月后自行减退或消失。但仍需注意,可能会在特定情况下再次复发。 对于症状已经持续超过1年以上,出现多个部位的抽动且症状较严重的患者,很难自愈,一般需要通过药物治疗等方式加以控制。 2、抽动症长大会好吗?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有部分孩子可以集中注意力以减少抽动的情况,也会找一些技巧来避免抽动的问题。 然而,大部分孩子的抽动症状会一直持续到成年。研究表明,抽动障碍的症状可以随着年龄增长和脑部发育逐渐完善而减轻或缓解,到成年期时半数患者可完全缓解,30-50%症状减轻,对工作和生活质量无影响,但仍有5%-10%的患者症状迁延不愈。 3、共患病也要重视 抽动症患者常伴有各种共患病,如多动症、强迫障碍、学习障碍、情绪或行为问题等。这些共患病对儿童的损害往往比抽动症本身严重得多。 评估和发现抽动症的共患病同样重要,不仅要看到表面上的抽动症症状,还要关注深层被隐藏起来的心理抽动症以及并发症。 因此抽动症不是会自愈的疾病,而及早干预和治疗对于孩子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
老师:达美志区域:上海520阅读
蔡丽全
抽多动症并不是由于父母凶多了所造成的。实际上,临床上并没有“抽多动症”这个疾病名称。不过,你可能指的是抽动秽语综合征(也称为抽动症)或多动症。这两者都是神经发育障碍,与家庭教养方式无直接关联。让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 1、抽动秽语综合征(抽动症):这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表现为不自主的肌肉运动(抽动)和出现不适当或冒犯性的言语(秽语)。其发病原因可能包括遗传因素和脑部结构异常。 2、多动症: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和冲动。遗传因素在多动症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但环境因素也可能影响症状的严重程度。父母的教养方式通常不是直接导致多动症的原因,但父母的态度和行为可能对儿童的行为和情绪产生负面影响,加剧症状。 家长应该耐心陪伴孩子,避免对其发泄不良情绪。除此之外,综合检查评估和规范的医学治疗对于处理这些疾病非常重要。 ...
老师:蔡丽全区域:重庆248阅读
费鑫
当家长在怀疑孩子可能患有多动症时,可以前往以下科室就诊: 1、发育行为儿科:这是专门处理发育行为障碍的科室,多数大型综合医院或儿童专科医院都设有发育行为门诊。您可以选择前往发育行为儿科进行诊断和治疗。 2、儿童保健科:在一些医院,多动症也可以在儿童保健科(儿保科)进行诊断,尤其是具有相关资质的医院。您可以通过电话咨询或查询医院网页,确认该科室是否能够给出多动症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3、精神心理科:一些综合医院或精神专科医院的儿科也能处理多动症。如果您的医院设有精神心理科,您也可以选择前往该科室就诊。 ...
老师:费鑫区域:北京410阅读
王敏
根据最新的医学观点和研究,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通常被分类为一种精神障碍,这意味着它是一种涉及精神功能并导致显著障碍的状况。然而,大多数专家和医生现在趋向于将ADHD理解为一种严格的神经发展性条件。ADHD确实有行为或情感成分,同时心理状况也可以影响身体,因此ADHD可以被视为神经学、心理学和精神医学的交叉条件。 ADHD是影响儿童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其症状包括注意力不足(无法保持专注)、过度活跃(在不适合的环境中过度移动)和冲动(没有思考就急促行动)。 ...
老师:王敏区域:上海254阅读
周璞玮
14岁的多动症患者仍然可以接受治疗,尽管不一定能完全治愈。多动症,也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通常在儿童时期开始,但部分患者的症状可能持续到青春期甚至成年。对于14岁的孩子,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哌甲酯和托莫西汀,它们有助于改善注意力和控制多动症症状。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和心理社会干预等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学会更好地管理注意力和行为。 ...
老师:周璞玮区域:佛山352阅读
专注力差?是时代的错还是我的“病”?
这就引出了关键问题:多动症(ADHD) 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其根源在于大脑前额叶皮层等区域的发育延迟和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的功能失调。
编辑:竞思
除了吃药,我们还能如何训练专注力?
跑步、游泳、骑行等有氧运动,能迅速提升大脑内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这正是ADHD大脑所缺乏的神经递质。运动后,人们通常会感觉思维更清晰,注意力更易集中。
编辑:竞思
你的家,是孩子专注力的“加油站”还是“消耗场”?
合理期望:理解孩子的专注力时长是有限的。采用“番茄工作法”原则,学习25分钟后,允许5-10分钟的积极休息(如跳跃、拍球),而不是强迫长时间静坐。
编辑:竞思
你的专注力,正在被谁偷走?
我们正生活在一场空前的注意力危机中。平均每10分钟,上班族就会因邮件、推送或同事咨询而中断一次,要花25分钟才能重新回到深度工作状态。
编辑:竞思
多动症孩子食疗食谱推荐
多动症(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和冲动行为。虽然药物治疗是常见的干预手段,但科学的饮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缓解多动症的症状。以下是适合多动症孩子的几种食疗食谱,助力他们健康成长。
编辑:竞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