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家长在发现孩子患有多动症的时候会病急乱投医,像利他林这种药物,国内早已停产,只有通过代购获取,在这里介绍利他林的用法给大家。
我写这篇文章,不代表我支持大家让孩子吃药,毕竟药的副作用太多,只是我有过这些吃药的经历,写文是为了让大家先认识一下这种药,这样无论是去医院配药还是代购、海淘,都会心里有个底,不会白白浪费了银子。
2011年高三时发现自己的adhd症状
我是2011年高三的时候,发觉自己不能集中注意力,常常要到夜深人静,没有一点声音的时候,才能好好看书。因为睡眠质量极差,导致上课也经常打瞌睡,这样无论我在午夜多努力的学习,我的学习状态还是跟不上其他的同学。我也曾经在网上搜索自己的情况,发现自己有ADHD的症状,那时候还没有现在那么普遍的注意力训练之类的机构,所以妈妈带我去了医院之后,就开了药。
2011年,利他林还是多动症患儿家庭的主选药物,优点在于其价廉且有效:那时候每盒20颗,售价14元,仅需7毛一粒,每颗药的药效能维持4个小时左右,我一般是上课期间一天吃三颗,平时在家只吃一粒。一个月用三盒,花费也不超过50。

利他林的几个副作用
1.首先需要提的就是食欲减退:我不吃药时,食量就很小,但是容易饿,起初前三天每次都是饭前吃,且学校食堂的饭菜本就有种让人食不下咽的感觉,所以对于吃饭就基本没什么胃口了。我把情况反映给妈妈,妈妈向医生咨询,医生的建议是“选食可口食物,并加用健胃药可减轻此症状”。为此,我妈为我做了将近一整个学年的中饭,每日中午送到我学校的门口。
2.其他不良反应有口干、头晕、头痛、失眠、恶心、轻微抑郁症。
我这里仅仅表述发生在我身上的不良反应,特别需要提示的是:不要在傍晚时分服用药物,若你不想失眠的话。
我在高考之后就没再服药了,我想我的ADHD可能是因高考压力引发的,而我的抑郁症则是因为长期服用药物导致的。妈妈为了让我开心,先是陪我去了九寨沟,回家又偷偷买了我梦寐以求的烤箱(我小时候很爱点心,所以小时候对烘焙很感兴趣,不过那时妈妈不让买,说是浪费钱,也没人做。)
因英语六级考试,再次接触药物
再次接触药物是在我几年后的英语六级考试。
在我上大一的下学期,顺利考过了英语四级,在舍友的“怂恿”下,我们一起备考六级。我原本以为,会像考四级一样顺利通过,但六级远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眼看舍友安全过关,屡战屡败的我开始恢复到高考那段时间的状态,在舍友都已入睡的午夜,他们的呼吸声清晰的在我脑海中晃荡,第二天我便开始跑各个药店,寻觅利他林,几乎是跑完了周边的大药房。
当时找不到利他林,便开始在网上找药贩子。代购的利他林分为药片和药丸两种,药片是速释的,只有一种,10mg有4小时药效;药丸是缓释的,8小时药效,分10mg和20mg两种。现在黑市在买的写有阿拉伯文的,都是阿拉伯地区出产,并非美国货,只有纯英文的才是美国产的。
药量方面,20mg的8小时缓释,相当于每4小时10mg,一般的孩子能保证一天在校的状况。但是随着体重的增长,20mg的药效会不那么明显,上了初二以后,医生又加开了10mg8小时的同服,那就相当于每4小时有15mg的量。而对于小学低段的孩子,一般都是10mg8小时开始加量。 至于成人,实话说,一粒20mg的药基本不会有明显效果,要附加一粒10mg,或者干脆一次2粒20mg,那是必须的分量。
据代购的说,想保持白天的工作或学习效率,8小时的利他林是较合适的,一举两用,既帮助专注一天的工作,还能抑制食欲,达到减肥功效。 自上大学以来,我的体重蹭蹭蹭的往上飙,为了省事,我选了8小时药效的。事实证明,虽然在药效期间是没有胃口,但药效一过,我就像条饿疯了的豺狼一般找东西吃,减肥完全是扯淡!
在我身上的体现的药效
说说药效吧,英语六级的听力、阅读理解题可以说是我的致命弱点,以前总是不能很好地看一篇文章,听完整的对话,会产生烦躁的心理,甚至眼睛盯着文字,思绪却没跟上眼睛。药下肚子半小时就见效果了,可以一下午在学校的小树林中看书,背单词。
我在这里提醒一下各位家长,药物都是有记忆性的,长期服用,抑制了身体的免疫系统,药效会减弱,那时候便要停药。药吃的多,除了对身体有各种各样的副作用,还有经济问题。寒、暑假等休息日可以停药,待到上课、上班或什么比较重要的场合可以服用,药效会像刚开始服用那样好。
现在已经断药,聊聊现在的工作
我现在的工作是在电脑前做程序开发的,与一串串的英文字符打交道,需要集中精力来写代码,如果出一点差错,都有可能会引起整个系统的崩溃,工作压力极大,也需要在休息时补充各种知识,我定的每天两小时的时间看相关的专业资讯、书籍和资料。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我已经断了药,选择在竞思通过脑电生物反馈技术治疗我的多动症,之所以选择竞思,是因为一个网上认识的被adhd困扰12年之久的程序员大神的介绍,他从2014年开始接受竞思家庭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大概5个月,就完成了治疗,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再复发,且没有任何副作用。
我较先次也是仅仅抱着试试的心态去的竞思体验训练,是星期六下午,当时那边有很多的小朋友也在做体验训练,据给我训练的张老师说,这些小朋友都是因为儿童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学习、生活方面的影响,而被送来训练的。 较先次去的时候,张老师让我做了一个成人测试,和我解说脑电生物反馈的治疗原理:与生物信号监视器所反馈的信号互动锻炼的过程,包括心跳、血压、呼吸、肌肉电流反馈等等。
我体验之后的感受是:主要采用视觉反馈的形式对患者进行强化训练,以富有个性,有吸引力、符合心理的动画为反馈目标,使患者与屏幕中的画面进行互动,并进行实时反馈,当达到预期的目标时,计算机将会以视觉刺激的形式奖励患者。 我觉得此方法值得一试,便当下决定用家庭版的仪器治疗。
一个周期是60次,一星期大概训练两次,一般都是在晚上与远程专业进行沟通训练,没有任何副作用,涂点导体膏,接上导管,治疗的费用也只有药疗的一半。
生物反馈带给我的益处,简直无以言表!很感谢那位前辈给的意见,让我能接触到竞思,能通过这么方便、快捷的方式来治好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并且完全不用再依靠药物来提高注意力,也不会再有药效过后的心燥感。 对于我来说,能过上常人的生活,也算是披荆斩棘了!
打开微信扫一扫
加入竞思注意力培养交流群
聂方
自闭症是一种复杂的精神障碍,目前尚无彻底根治的方法。然而,全世界公认的最有效治疗方法是康复训练。以下是一些帮助改善自闭症儿童症状的方法: 1、应用行为分析疗法 (ABA):ABA基于科学原理,通过建立和加强积极的行为,减少不适应行为,并提高自闭症儿童的社交和学习能力。 2、言语和语言治疗:这种方法有助于发展自闭症儿童的语言和沟通能力,包括使用图像和助听器等辅助工具,以及通过语言模型和社交技巧的训练来提高交流能力。 除了以上两个方法之外,家长还可以采取一些实际操作的方法来帮助改善孩子的症状,例如与伙伴合作玩游戏、目光接触训练、呼名应答训练、亲子身体接触和社会交往训练等。虽然自闭症无法完全根治,但早期干预和持续的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改善孩子的生活质量。 ...
老师:聂方区域:重庆518阅读
李冬梅
自闭症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会影响孩子的社交互动、沟通能力和行为模式。虽然每个孩子的经历都不同,但根据研究和临床观察,目前总结出以下一些关于自闭症患者成年后的情况: 1、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一些自闭症患者在成年后可以像普通人一样正常生活。他们可以与人正常交往,但在社交过程中,旁人或是患者自身,还是可以明显感觉到一些异样。这些患者通常需要一定的支持,但可以在学习和工作方面取得成功。 2、基本独立生活、学习、工作:另一部分自闭症患者在成年后基本能够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但仍需要一定程度的帮助。这可能包括日常生活技能、社交技能和情感管理。 3、有保护或帮助的简单工作:一些患者可以在有照看的前提下做一些简单的工作,但需要明确的保护或帮助。这可能涉及到就业培训、适应性工作环境和社会支持。 4、居家生活自理,但没有外出工作能力:部分自闭症患者可以在家中自理,但没有外出工作的能力。他们需要看护,外出活动也需要有人陪伴。 ...
老师:李冬梅区域:上海364阅读
达美志
抽动症(Tourette综合征)是一种神经发展障碍,其特征是患者出现多种不自主的运动和声音抽动。这些不自主的运动抽动可能包括眨眼、咧嘴、耸肩、摆动手臂等,而不自主的声音抽动可能包括喉咙清嗓、咳嗽、吸气等¹、抽动症通常在儿童时期开始出现,但也可以在成年时期发生。抽动症的严重程度和表现形式因人而异,从轻微的不自主动作到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的症状都有可能。 1、抽动症能自愈吗? 抽动症有自愈的倾向,但自愈率极低,只有约5%左右的患者会自然缓解。 对于症状较轻微的患者,抽动可能会持续几周或几个月后自行减退或消失。但仍需注意,可能会在特定情况下再次复发。 对于症状已经持续超过1年以上,出现多个部位的抽动且症状较严重的患者,很难自愈,一般需要通过药物治疗等方式加以控制。 2、抽动症长大会好吗?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有部分孩子可以集中注意力以减少抽动的情况,也会找一些技巧来避免抽动的问题。 然而,大部分孩子的抽动症状会一直持续到成年。研究表明,抽动障碍的症状可以随着年龄增长和脑部发育逐渐完善而减轻或缓解,到成年期时半数患者可完全缓解,30-50%症状减轻,对工作和生活质量无影响,但仍有5%-10%的患者症状迁延不愈。 3、共患病也要重视 抽动症患者常伴有各种共患病,如多动症、强迫障碍、学习障碍、情绪或行为问题等。这些共患病对儿童的损害往往比抽动症本身严重得多。 评估和发现抽动症的共患病同样重要,不仅要看到表面上的抽动症症状,还要关注深层被隐藏起来的心理抽动症以及并发症。 因此抽动症不是会自愈的疾病,而及早干预和治疗对于孩子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
老师:达美志区域:上海520阅读
蔡丽全
抽多动症并不是由于父母凶多了所造成的。实际上,临床上并没有“抽多动症”这个疾病名称。不过,你可能指的是抽动秽语综合征(也称为抽动症)或多动症。这两者都是神经发育障碍,与家庭教养方式无直接关联。让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 1、抽动秽语综合征(抽动症):这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表现为不自主的肌肉运动(抽动)和出现不适当或冒犯性的言语(秽语)。其发病原因可能包括遗传因素和脑部结构异常。 2、多动症: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和冲动。遗传因素在多动症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但环境因素也可能影响症状的严重程度。父母的教养方式通常不是直接导致多动症的原因,但父母的态度和行为可能对儿童的行为和情绪产生负面影响,加剧症状。 家长应该耐心陪伴孩子,避免对其发泄不良情绪。除此之外,综合检查评估和规范的医学治疗对于处理这些疾病非常重要。 ...
老师:蔡丽全区域:重庆248阅读
李冬梅
自闭症是一种因脑部功能异常导致身心发展障碍的疾病,学名又叫孤独症。通常来说自闭症儿童大多都是因为先天因素导致的,以下是会导致孩子自闭症的遗传和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遗传基因变异是自闭症的主要原因。目前已发现与自闭症相关的100多个基因。同卵双胞胎中,一个患病,另一个患病几率高达50%-90%。 环境因素:孕期和生产期间的危险因素,如不良用药、感染病毒、难产等,也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增加自患病风险。 虽然目前无法完全治愈自闭症,但早期干预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科学的干预训练可以帮助孩子融入社会,提高语言、社交和生活自理能力。因此,早发现、早干预至关重要。 ...
老师:李冬梅区域:上海296阅读
多动症是现代病?百年认知史藏着答案
“多动症是电子产品催生的现代病?” 其实早在 1902 年,英国医生乔治・斯蒂尔就首次描述了 “冲动好动、注意力涣散” 的儿童症状,当时被称为 “道德控制缺陷”。20 世纪 70 年代,医学才确认其神经发育本质,2013 年 DSM-5 正式将其命名为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不同年代的应对方式折射认知进步:20 世纪 50 年代依赖镇静剂,80 年代转向行为矫正,如今已形成 “药物 + 训练 + 家庭干预” 的综合方案。值得注意的是,古代文献中 “顽童难驯” 的记载,可能就是未被识别的多动症案例 —— 它从未消失,只是被更科学地认知。 3-6 岁是症状显现关键期,家长别忽视 “早期信号”:频繁撕毁绘本、难以等待轮流、指令执行拖沓,这些都可能是专注力不集中的雏形,早干预比晚补救更省力。
编辑:竞思
多动症孩子难社交?专注力是社交 “通行证”
注意力不集中不仅影响学习,还会悄悄破坏孩子的社交。好动、插话、听不全指令等表现,容易让同伴觉得 “难相处”:游戏中频繁走神会被排斥,聊天时打断他人会引发矛盾,长期下来可能导致自卑、孤僻。
编辑:竞思
成年后多动症会自愈?专注力问题的长期影响
成年多动症的核心困扰:因长期受挫产生的自卑心理,因自我管理能力弱导致的焦虑,甚至可能出现逃避工作、依赖物质等极端表现。
编辑:竞思
限制越好动?反向训练激活专注力?
“不许跑!”“坐好别动!” 过度限制反而会加剧孩子的好动。神经科学显示,多动症儿童的大脑需要适度运动释放能量,压抑会导致反弹式多动。
编辑:竞思
校园里的专注力保卫战:老师这样帮孩子坐得住
课堂是专注力培养的重要场景,老师的引导方式直接影响效果。针对好动孩子,可采用 “分层任务法”:将作业拆成 5 分钟小目标,完成后给予即时反馈
编辑:竞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