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母亲介绍,男孩叫浩浩,自幼多动,注意力不能集中,上学后成绩中等,老师经常反映他上课不专心,常离开座位。
部分阿斯伯格患者可能会出现:抑郁、精神障碍、情感淡漠、痴呆面容的症状和表现。
阿斯伯格综合征(AS)又名亚斯伯格症候群或亚氏保加症,是一种主要以社会交往困难,局限而异常的兴趣行为模式为特征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
对于阿斯伯格的儿童,家长们可能最担心的就是,他们成年以后,能否融入社会,拥有正常的社交生活,和其他同龄人一样去学习、工作。
“要帮助阿斯伯格的孩子融入社会建立正常社交,不是靠一个或者几个人的力量就可以的了。需要通过医院、专业机构、家庭、学校等等共同合作,还需要社会的理解和支持。”竞思专家提到。
我们知道,阿斯伯格的孩子行为是有些怪,在学校里面惹了很多麻烦,但是却是完全可以教育的。而且如果教育得当,一些孩子未来可能会很有出息。
在我们国家,有没相关的政策或机制呢?如果没有,父母应该在什么情况下怀疑自己的孩子有这个苗头,及时干预呢?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孩子又要多大才能发现呢?
阿斯伯格综合征的诊断会根据2013年5月,美国精神病协会最新出版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按照孤独症谱系障碍新的诊断标准来诊断,但是,新的谱系里面并没有把阿斯伯格和自闭症区分出来。
每当新学年开始的时候,一些家长因为孩子“多动、注意分散、课堂纪律差”的表现,以为自己的孩子得了小儿多动症而去就诊,结果诊断出来是得了“阿斯伯格综合征”。
有人将阿斯伯格综合征说成是“天才病”,因为有不少患有阿斯伯格的孩子,后来都成了让我们仰望的巨人。